体育 《原地运球教案》及教学反思(邱季栋)
张家港市文昌小学体育实践课教学预案
学习阶段 | 水平二 | 单元 | 篮球 | 课时 | 1 | ||||||||
教学目标 | 1.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篮球的一些基本运球技术。 2. 初步学习原地运球技术,让学生明白原地运球的动作技术要领。 3. 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、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及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。 | ||||||||||||
教学内容 | 原地运球 游戏 | ||||||||||||
教学重点 | 手腕控球 | ||||||||||||
教学难点 | 手脚动作协调一致 | ||||||||||||
安全措施 | 1.课前检查场地2.准备活动充分3.观察学生练习时状态并提示比赛中注意安全 | ||||||||||||
课的部分 | 学练内容 | 教师活动 | 学生活动 | 组织队形 | 运动负荷 | ||||||||
次数 | 时间 | 强度 | |||||||||||
准 备 部 分 时 间 (8) | 1、课堂常规
2、队列队形报数
3、叫数抱团
4、篮球操 | 1、指导体育委员整队 2、检查人数、服装 3、向学生问好,态度亲切 4、宣布本课任务及要求导入新课
1、教师讲解要求 2、学生听口令练习 3、指出错误并纠正
教师要求队伍保持距离。保持安静。 1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| 1、体育委员整队 2、报数响亮 3、向老师问好 4、注意力集中、精神饱满
学生随教师口令练习数遍。
队伍保持距离。保持安静。
学生听音乐练习,要求动作整齐划一,合拍。 | ××××× ××××× ××××× ××××× ×××××
◎
一路纵队
四列体操队形 |
4*8 | 1
1
3
2 |
小
中上
中 | ||||||
基 本 部 分 时 间 (28)
|
原地运球 方法: 两脚分开前后站,上身前倾手撑起,五指分开掌心空,肘关节为轴手腕压。 | 1、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。 2、组织学生集体练习 3、原地三次、五次、十次、三十次运球练习。 4、请做的好的同学演示,教师小结并讲评。 5、学生再次集体练习。 6、教师提出错误动作并纠正 7、组织学生再次集体练习 8、请做得好的同学进行演示,给予鼓励和表扬 9、组织学生再次集体练习 10、组织运球看教师模仿练习 | 1、学生随教师徒手练习 2、学生认真看,认真听 3、学生认真练习 4、学生认真看,认真听
5、学生原地运球练习 6、学生发现自己问题,及时纠正 7、学生原地运球练习 8、学生相互模仿。
9、学生原地运球练习 10、学生运球看教师模仿练习 |
四列体操队形
| 4*8
|
1 1
1
1
2 1 | 小
中 中
中上
大 | ||||||
基 本 部 分 时 间 (28)
|
游戏:运球互拍 | 1、 教师讲解演示游戏方法及规则
2、 组织学生尝试性练习
3、 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
4、 组织学生游戏比赛
5、 教师小结比赛情况 | 1、学生认真听讲
2、学生尝试性练习
3、请学生相互交流游戏后的感受。
4、学生分组开始游戏
|
1
3-4 |
30”
2’ |
中上
大 | |||||||
结 束 部 分 时 间 (4)
|
1、放松
放松操
2、小结
3、下课 |
1、师生共练放松操。
2、教师小结学练情况,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,提出希望。
3、布置回家作业。
4、宣布下课,师生再见。 |
1、师生共练放松操。
2、学生自评、互评上课表现。
3、师生再见。 |
四列横队
|
1
|
小
| |||||||
预 计 效 果 | 场地器材 | 篮球35个、呼啦圈8个 | |||||||||||
运 动 负 荷 | 练习密度 | 运动技能:
学生初步学习原地运球技术,让学生明白原地运球的动作技术要领,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、团队合作能力,增强集体荣誉感及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。
| 教学反思:
| ||||||||||
40 | |||||||||||||
平均心率 | |||||||||||||
120 | |||||||||||||
强度指数 | |||||||||||||
1.4 |
篮球课教学反思
张家港市文昌小学 邱季栋
本课以“快乐体育,健康体育”为总的指导思想,全面引入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,以学生为主体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,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学习,让学生体会健康快乐体育,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运动的乐趣。通过游戏的教学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使学生初步认识篮球原地运球的一些技术动作,脑里有一个初步的动作表象。新授课开始采用了提问的方式:“同学们知道哪些篮球明星吗?”学生能历数姚明、科比等,我又说:“你们知道他们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都在练习什么篮球技术吗?”以此来引出今日的教学内容《原地运球》。通过情景创设“保护球宝宝”,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之后又进行了游戏“运送球宝宝”,这是一个分组竞赛的游戏,通过这种游戏教学,培养学生注意安全、相互鼓励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。下面谈一谈本课反思:
一、精讲多练
教师在讲解示范中,教师精讲,学生多练,以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结合练习,真正体会技术动作,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。以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为重要手段,它对于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、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,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,有着积极的作用。
二、创设情境
小学生协调性较差,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,理解记忆力也不够完全,篮球动作虽然简单,但对于按三年级小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。因此,在教学时,我采取给“球宝宝”做“球爸爸”“球妈妈”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组织纪律性,通过孩子的保护欲,诱导学生进入角色,激发练习兴趣。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,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。
三、点滴闪光
注重平时课堂的实践和反思。多抓住课中教学的“点滴”和关注学生的“闪光点”,提倡教学的开放性让学生在教师“语言提示”中发挥自己的“优点”,让学生体验体育的真正价值,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。
本课还需改进的在于对学生的评价,我过于在意了学生的体验而疏忽了学生学习的效率,在评价方面还需要更具体更有针对性。另外还需加强自身的体育基本素养。平时多上网查阅体育课程的最新动态,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,多参与课程改革实践,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,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而扬长避短,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,总之,通过这次教学活动,为我今后的发展,指明了努力的方向。
用户登录